
三营一连 焦国安
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满心的憧憬与期待。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我来到了这所校园,而军训,成为了我大学生活的开篇序章。
军训的这些天,天空总是笼罩着一层薄云,没有了烈日的直接炙烤,却也丝毫没减训练的强度。站军姿时,我们依旧要保持挺拔的身姿,双手紧贴裤缝,目光坚定地看向前方。微风偶尔拂过,却带不走长时间站立带来的疲惫,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可大家都默默坚持着,没人喊苦喊累。
古语道:“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阳隋寸功”。齐步走的训练同样充满挑战。为了让整个队伍的步伐整齐,我们要反复练习摆臂的高度、步幅的大小。一开始,大家的动作总是不协调,不是你快了就是我慢了。教官便一个一个地帮我们调整,亲自示范标准动作。在无数次的练习后,当我们终于能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时,心中涌起的是满满的自豪。
正如古人云:“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军训,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它让我在学会了坚韧,在集体中懂得了协作。更让我在集体的环境中成长,交到了很多挚友。而军训休息期间同学表演的的百般才艺,更是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集体的归属感,拉近了心与心的共鸣。这段日子,必将在我的青春纪念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今后在宁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营一连 张紫微
当晨曦微露,我们身着迷彩服站立在训练场上,军训的日子便以最直接的方式宣告开始。这不仅是一次体能的考验,更是一场意志的淬炼。在烈日与汗水的交织中,我初次体会到何为纪律,何为集体,何为超越自我的可能。
军训之初,站军姿是最基础的考验。身体紧绷如弦,汗水沿额角滑落,每一秒都是煎熬。然而正是在这静止的坚持中,我学会了与不适共处,懂得了忍耐的价值。齐步走与正步走的训练则让我体会到集体的韵律——个人的节奏必须融入整体的和谐,任何人的微小失误都会破坏队列的完美。这种集体意识的教育远比口头说教更为深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虽日益疲惫,精神却日渐清明。在教官严格的指令与同学们相互鼓励的目光中,我发现了自己未曾预料的坚韧。每一次坚持完成动作,每一次克服放弃的冲动,都是对自我局限的一次突破。军训仿佛一座熔炉,烧去了我的散漫与娇气,锻造出更为刚毅的品格。
最令我动容的是训练场上弥漫的集体精神。当有人体力不支时,总有人伸出援手;当队伍需要时,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这种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支持,让我真切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不仅是口号,更是可以触摸的现实。
在军训期间,我不仅学会了基本军事技能,更收获了对纪律的敬畏、对集体的认同和对自身潜力的重新认识。这段迷彩青春将以特殊的光彩闪耀在我的人生记忆中,提醒我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始终保持军训中获得的那份坚韧与秩序,勇敢面对一切挑战。

三营一连 王燕妮
迷彩服的衣角拂过训练场的热浪,嘹亮的口号声在晨光里回荡。这场军训于我而言,不仅是体能的锤炼、意志的打磨,更是将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学融入实践,体悟青年责任与使命的成长之旅。
站军姿时,烈日下的坚持让我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起初,我总以“理论上知道要坚持”自我安慰,却在汗水浸透衣衫、双腿酸痛难忍时频频动摇。直到教官说“真正的信念,要在咬牙扛住的每一秒里扎根”,我才明白,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实践”从不是纸上谈兵。唯有亲身经历过“想放弃却又坚持”的挣扎,才能真正懂得“顽强意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每一次与惰性对抗中凝结的力量,正如李大钊所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齐步走的训练,则让我读懂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刻内涵。最初,我们的队伍杂乱无章,有人步伐超前,有人节奏滞后,任凭个人技巧再娴熟,也难形成整齐的队列。后来,我们开始主动沟通:前排同学放慢脚步,后排同学调整呼吸,大家以集体目标为导向,互相校准、彼此配合。当整齐的脚步声汇成有力的节拍,我忽然领悟,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集体力量”,正是无数个体放下“小我”、凝聚“大我”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集体的协作不仅能完成个人难以企及的目标,更能让每个人在其中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整理内务时,叠“豆腐块”的细致要求,也与马克思主义“注重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谋而合。从前我总觉得“差不多就行”,但军训中,每一次调整被角、抚平褶皱,都是对“严谨态度”的践行。这让我想起马克思的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唯有以认真对待细节,才能筑牢成长的根基。
军训仍在继续,它让我跳出书本,在实践中触摸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未来,我会带着这份磨砺出的坚持与担当,将所学付诸行动,以青年之姿,践行属于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的使命与荣光。

三营一连 别甜
晨光刺破云层时,迷彩服的布料已被汗水浸透。短短几天的军训,像一场浓缩的青春试炼,在汗与笑的交织中,悄然重塑着我的棱角。
站军姿的十分钟漫长得如同永恒。脚底的灼热感与僵直的腰背不断叫嚣着放弃,直到教官指着远处的白杨说:“树要成材需经风雨,人要坚韧必历磨炼。”这句话如同一束光,让我咬牙挺直脊梁。当汗水滴落在干燥的地面晕开深色印记,我突然读懂了坚持的重量。
队列训练时,“一二一”的口号成了最熟悉的旋律。起初,我的手臂总是比旁人慢半拍,脚步也总踩不到鼓点。休息间隙,身旁的同学主动拉着我分解动作,耐心纠正角度。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跟上节奏,我终于明白,集体的齿轮需要每个人精准咬合,才能转动出整齐的力量。
短短几天的军训,像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冲刷掉我的娇气与怯懦,留下坚毅的底色。那些酸痛的肌肉、晒红的皮肤,都成了成长的勋章。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烈日与风雨,但我知道,这份在迷彩时光里收获的勇气与团结,会是我最坚实的铠甲。

三营二连 马俊帆
回顾历史的雪泥鸿爪,侵染岁月的丹青水墨,居安思危意识始终伴随着华夏民族的成长,而今,25级大学新生迎来了人生生涯里的浓墨一笔:军训。军训看似是个人训练的小事,但是于大局来看,千千万万个大学生军训,就是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的一种应对方式。
西北的沙枣树不断在秋风中摇曳,大一军训新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军训生涯。当个好士兵,能打胜仗的好士兵,该具备哪些条件呢?士兵就该有士兵的样!“第一点,我们学习整理着装”,在教官的示范下,我们模仿起来,抓住领扣,整理胸口,调整腰带,向下拉拽军训服,一套完美的整理技巧映入我们脑海,在不断的尝试下,我们愈发熟练,旁边的学长们看着军训的我们,眼神中,似有意传出:这就是宁大人的来时路。
既要有当兵的样,就得练当兵的基本功。站军姿,是我们军训的“下马威”,也是第一课。教官的口令掷地有声:“双脚分开六十度,膝盖后顶,双手贴裤缝,下颌收,目光看前面同学的后脑勺!”我们依样站定,可没过多久,秋风里的挺拔就开始松动。
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痒到心尖也不敢抬手;小腿肌肉硬得发僵,脚跟像扎进了石子。但没人轻言放弃。这时才恍然,站军姿练的从不是僵硬的姿态,而是军人“立如松”的韧劲,更是我们这群青年在时代变局里,沉下心、定住神的开始。
站军姿,于烈日下淬炼意志;稍息跨立立正,纪律刻入我们脑海;向左向右转,便于部队前进;踏步齐步走,向着胜利前行;踢正步,踢出军人的傲骨!
汗水的磨练,野蛮其肉体;意志的锤炼,文明其精神,军训,一场人生的完美赴约!

三营二连 马伊蒙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之言,如清钟入耳,令我期待,亦令我难忘。
相比初高中时的军训,大学军训宛若一杯加了糖的清茶,初尝微涩,细品回甘,余韵柔软,沁人心脾。曾经以为,军训不过是日复一日的枯燥重复,却在汗水的浸润与坚持的累积中,渐渐品味出藏于其间的深意——如墨色缓慢晕染宣纸,于心底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口号声声,如青春的宣言。我们用尽全力呐喊,那声音不只回荡在训练场上,更如一缕炽热的中国魂,悄然镌刻于原本纯白的心灵。纵使沐雨而行,亦且歌且舞;纵有骄阳炙烤,仍身姿挺拔。那是一种闪耀的军魂意志,也是一种属于青春的热血与灵动。若你问我青春是何模样,我该指向雨幕中依然昂扬的身影,还是烈日之下依旧滚烫的汗滴?抑或是训练间隙,彼此无声却默契的相视一笑?
在每一次“立定”与“齐步”的指令之间,我们丈量着成长的距离;在每一丝四肢的酸楚之中,我们体味着团队的共鸣;在每一滴沿颊滑落的汗水里,我们读懂着纪律的含义。每一步踏出,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每一次疲惫,都在无声地打磨着心灵的韧性。那些曾经以为熬不过的煎熬,终使我们学会——于不易之中,稳住自己。
成长已悄然而至。站在时光的岸边眺望,我期待着,于晨光熹微中拥抱更加坚定与勇敢的自己,烈日晚风间,青春正起舞!

三营三连 张覃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笔下的竹子,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和打击,依然坚定挺拔。正如我们的军训,充满了挑战与磨炼,却让我们在汗水与欢笑中收获了成长与坚韧。
军训,是大学生活的第一堂课,也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操场,我们身着整齐的军装,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开始了这段充满汗水与毅力的旅程。
站军姿,是军训的第一课,也是最基础的训练。双脚分开六十度,双手紧贴裤缝,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看似简单的动作,要保持长时间的标准却并非易事。不一会儿,双腿开始发酸,汗水顺着额头流下,刺痛了眼睛。但我深知,这是对意志的考验,是磨炼坚韧的基石。我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 坚持,再坚持一下!当教官终于喊出“休息”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那是对自己坚持的肯定。正步走,是军训中的重头戏。为了做到步伐整齐、摆臂有力,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从最初的参差不齐到后来的整齐划一,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大家的努力和汗水。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只有整个集体都出色,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 那一声声响亮的口号,那整齐有力的步伐,是我们团结一心的最好证据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军训,是我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经历,它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三营三连 石通
军训还没开始之前,我对军训只有两个印象:晒黑,辛苦,但当我亲身投入其中,不局限于身上的锻炼。
这个夏天的阳光比哪年都热烈,产生在一声声的响起,汗滴顺着脸颊一滴滴的滑落,把我们稚嫩的面庞,衬得更加的红润。迷彩的军训服衬托着鲜艳的青春,少年的意气风发在此刻展现的淋淋尽致。
操场上总是响起整齐划一的脚步,无论刮起的是热风还是凉风都加携着一丝丝青春的味道,炽热的阳光如同最严厉的父亲,全程盯着我们军训的进度,其实就我们的精心教诲,我们从一开始的摇摇晃晃变成了现在的昂首挺胸。同学们从互不相识到团结一致,从中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和体验。
军训教会了我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拥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青春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段时光,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
有人说, 无法回味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味道。对于军训的感觉,不能一味地言传,就像是品茶不能一味听别人说茶的味道,而是需要自己去品味。只有尝过的人才能懂得其中的韵味。
军训虽然快要结束,但是大学生活即将开始,但是从军中所收获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以后继续向前进的动力。

三营四连 郑响
当我站在烈日下,听到自己的名字与“军训标兵”连在一起时,心中涌起的并非狂喜,而是一种奇异的宁静。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有坚持终将被看见,所有汗水都在无声地塑造着灵魂的轮廓。
作为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学生,我习惯于在画布上寻找光与影的交界,却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如此清晰地感知到“坚持”的重量。军训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画笔的一次落下,或许笨拙,却必须饱满;或许生涩,却必须真诚。我深知自己并非天生耀眼的人,动作协调性不如他人,体能也仅是中等,但正是这份自知,让我更懂得“积累”的意义。每一分的努力,都是往灵魂的调色盘上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这份荣誉带给我的不是骄傲,而是一种深沉的清醒。它让我看见: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超越他人,而是不断突破自我的边界。当我以郑响的身份站在这个位置上,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为集体增添一抹亮色。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知道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竞选学生干部于我而言,不仅是挑战,更是一次自我重塑的机会。我愿以画笔般的耐心与细致,为集体描绘温暖的色彩;我愿以调色般的智慧与包容,为同学搭建沟通的桥梁。
站在大学这个新起点,我愿保持谦卑而勇敢的心,在探索中寻找自己的艺术,在服务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每一日的坚持,都是往生命的画布上增添新的笔触;每一次的努力,都在为灵魂的画卷增添新的光彩。

三营四连 马莉丽
迷彩服上身,口令声入耳,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新鲜的挑战。
汗水是青春的印记,坚持是此刻的誓言。 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汗水沿着帽檐滑落,砸在滚烫的地面上。站军姿时每一秒的肌肉颤抖,踢正步时每一次的定位定型,都是对意志最直接的考验。疲惫是真实的,但脑海中“再坚持一下”的呐喊声更加响亮。当身体突破又一个极限,那种由内而生的成就感,是任何舒适都无法替代的甘甜。
集体在磨砺中凝聚,号声铸就团队之魂。 从最初步伐各异的杂乱,到如今排面整齐、地动山摇的默契,变化在分秒之间悄然发生。我们学会了用余光标齐排面,学会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而控制自己的步调。一声声嘹亮的口号,喊出的不只是音量,更是我们凝聚一心的团队精神。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一个强大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纪律于细微处生根,自律于磨练中成长。 严格的作息、整齐的内务、令行禁止的作风,军训将“纪律”二字从书本概念变为具体的生活。从最初的些许不适到如今的自然而然,我正学着将这种严谨细致融入每一个细节。这种自律,带来的不是束缚,反而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秩序感和高效能。
军训尚未结束,挑战仍在继续。但我已不再畏惧,反而充满期待。我期待着一个更坚韧、更守纪、更懂得团结的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破茧而出。这段正在进行中的迷彩岁月,必将成为我青春手册中最热血、最明亮的一章。

三营四连 庄叙荷
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热意,我的军训已悄悄走过三天。藏在迷彩服袖口的汗渍、鞋底沾着的操场草屑,都成了这段时光最鲜活的印记,也让我在重复的踏步与摆臂间,第一次真切触摸到成长与责任的形状。
清晨的哨声总比闹钟更早,整理内务时的“腰带扣对齐裤缝”成了每天的“第一道关卡”。第一天手忙脚乱,腰带歪扭着卡不住扣,裤子也总穿得皱巴巴;第二天对着教官示范的视频反复练习,指尖蹭得发红才摸清诀窍;直到今天,我终于能快速把腰带扣得严丝合缝,看着镜里站姿挺拔的自己,才懂“规范”从来不是简单的要求,而是对细节的较真。站军姿时,阳光晒得后颈发烫,我忍不住想动,身旁的女生却用胳膊轻轻碰了我一下,小声说“再撑撑,马上就休息啦”。原来,坚持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身边人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力量。
最触动我的是今天下午的队列考核预演。我们排练正步时,后排的男生总因步伐快慢不一掉队,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没人抱怨,大家自发停下,有人数着节拍“一二一”,有人帮他调整摆臂高度,连教官都蹲下来帮他纠正脚尖角度。当我们终于踩着统一的节奏走过操场时,虽然每个人的迷彩服都湿了大半,却不约而同地笑了。我忽然明白:军训里的“整齐”不只是动作的一致,更是愿意为彼此停下、共同进步的团结;烈日下咬牙忍住的疲惫,也不只是体力的考验,更是为集体目标一起拼的担当。这份拧成一股劲的力量,正是我们未来面对挑战时最该有的模样。
三天不算长,却足够让我明白:军训不是枯燥的训练,是让我们从“学生”慢慢学着成为有担当的青年。接下来的日子,我想把这份初尝的坚韧揣在心里,未来在课堂上、在生活里,都带着这份迷彩赋予的勇气,一步步朝着更有意义的方向走。这三日的时光,早已成了我青春里最明亮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