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活动 > 正文

由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环境设计、音乐学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渔悦生活,共促振兴”水产小纵队社会实践团以“艺术设计赋能盐碱地‘蓝色粮仓’建设公益实践”为主题,于7月3日正式开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与指导老师出征仪式合影


实践团于6月分批两次前往银川市兴庆区红柳林家庭农场、银川聚盛塘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初步收集整理了银川市相关政府、企业及农户个体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基础资料和市场情况,调研协作单位在品牌建立、宣传营销等方面的需求,建立了对口协作交流群,针对几家协作单位提出的需求清单做了初步策划方案。


实践团在实践地开展前期调研(6月初)


7月4日上午,指导教师雷双军带领实践团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与相关工作人员召开了调研座谈会。渔业渔政管理局杨主任对实践团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宁夏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概况、政府规划、政策支持等,实践团进行了多方面咨询并得到工作人员的细致解答。


实践团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调研


随后,实践团一行前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开展调研工作。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杨玲玲科长主持座谈会,渔业渔政科高级工程师黄晓晨及全体实践团成员参加。杨玲玲就政策方面向大家介绍了银川市发展水产养殖的规划目标、支持措施、特色案例、发展现状等,黄晓晨就技术方面向大家介绍了银川市发展水产养殖的地理优势、发展局限、生产经验、技术创新等。实践团就实践项目与工作人员开展了深入交流。


实践团在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调研


7月5日,实践团前往宁夏鑫伟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工作。在经理张婷的带领和介绍下,实践团参观了解了该公司及其带动的个体农户养殖黄河大闸蟹的养殖规模、产品种类、销售现状等基本问题,双方就合作意愿及下一步计划做了交流。


实践团在协作单位调研


7月6日,实践团成员前往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永宁县)开展绘画帮扶活动。此次活动发挥宁夏大学美术学院的优势特点,通过绘画的方式对当地乡村环境进行特色改善。实践团成员针对当地特色产业与独特环境,设计了“塞上渔家”系列宣传图。按照设计图进行墙绘创作后,团队还进行了质量检查,制定定期清洁和维护计划,保证墙绘的美观和持久性。


实践团开展绘画帮扶活动


7月10日,实践团就7月6日在渔业基地的绘画方案与协作单位开展商讨会,为下一步在协作单位开展室外彩绘做了交流和准备。7月11日至20日,实践团成员按照协作单位的具体化需求集中精力展开了一系列设计任务,将艺术设计具体化到水产养殖业的包装实物,并初步完成多种方案以备选用。7月21日,实践团将设计方案交给协作单位并准予商业使用。7月22日至23日,针对协作单位的修改意见,实践团按不同系列及包装类型进行了相应改进设计,最终设计方案达到了协作单位商用标准,实现了本次社会实践的预期目标和现实价值。


部分设计样图


实践团负责人马腾飞表示,“渔悦生活,共促振兴”水产小纵队深入农村和群众开展实践,针对宁夏水产养殖宣传力度不足、缺乏产品品牌形象的问题,与银川市几家单位、个体农户达成协作共识,通过设计原创品牌IP形象、产品封面包装,制作系列短视频作品、H5、参与创办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旨在发扬“问渠那得清如许”的致学精神、锤炼“理论联系实际”的钻研品质,并根据协作单位的实际需求,发挥专业所长解决当前水产宣传推广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突出“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价值,不仅让尚德书院学子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更激发了他们对乡村振兴战略与宁夏水产行业发展的关注与思考。实践团成员们相信,在艺术设计力量的加持下,宁夏水产行业将很快迎来新的活力与发展,他们以青春之力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助力养殖业的创新发展,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上一篇: 社会实践丨宁夏大学“情暖童心 筑梦成长”志愿服务小分队在平罗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篇: 社会实践 | “东疆之光”基层服务实践团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东海镇开展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