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七点,尚德书院在贺兰山校区文荟楼东报告厅举行“致敬历史,面向未来”专题讲座,由宁夏大学党委专职组织员章治宁老师主讲,尚德书院党委书记、院长潘瑞主持,书院分党校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和第一期“青马班”成员参加。


章治宁对1939年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做出详细解读并结合实际进行拓展。他简述了党在前十八年的主要经历、问题,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强调了党的建设在党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他讲述了党的建设过程的三个阶段的特点,指出,自1939年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在各个时期不断自我革命,加强建设。他带领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党,帮助同学们认清内心,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坚定信念。
章治宁分享了《以艺术致敬和平,用历史照鉴未来》这一文献,为同学们介绍了作品背景与孤胆英雄辛德贝格的故事。他表示,因为辛德贝格亲历南京大屠杀并不顾自身安危把日本军队在南京的暴行公之于众,让当年丹麦与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传递出爱好和平人士的心声。艺术是国际交往和宣传的重要平台,他希望通过对这篇文献的分享能触动同学们,开展如何在全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思考。

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同时,同学们阅读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进一步学习体悟我们党的统一战线和外交政策。章治宁讲述了《梁祝》背后几位音乐家的苦乐人生,何占豪与他的同学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将小提琴民族化,并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完善,最后成功实现了民族传统音乐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章治宁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章治宁介绍美术家的爱国情怀。他指出,艺术不能脱离政治,画家通过画作进行宣传,去唤醒人民的抗战意识。他对《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展开具体讲述,这是毛泽东唯一题字的画,表明毛泽东对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肯定。艺术也要适应时代要求,章治宁通过对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介绍,再次带领同学们从新的角度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
章治宁结合书院各个专业的特点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堂不一样的党课。他指出,同学们要将艺术家的发散思维与哲学思维进行碰撞,立大志,做大事。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警醒同学们珍惜时间,学会自我反省,在新时代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本次讲座学习,同学们学会注重专业间的交叉,让哲学与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加深了对党的知识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素质与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