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学生榜样 > 正文

王艺诺


荣誉奖项:

1. 2021-2025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年度月捐人

2. 2022.10 第十三届宁夏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征文大赛二等奖

3. 2022.11 《关于政府促进高校“大单元教学”的提案》获宁夏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优秀作品奖

4. 2023.03 “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区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教学竞赛暨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

5. 2023.06 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省级一等奖

6. 2023.08 “建行杯”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赛道区级铜奖

7. 2023.08 “ETTBL”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全国三等奖

8. 2023.10 全国外语阅读大赛三等奖(CATTI)

9. 2023.11  国家奖学金

10. 2023.11 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

11. 2023.11 复旦大学“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征文二等奖

12. 2023.12  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一等奖

13. 2023.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全区大学生讲思政课三等奖

14. 2024.03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金奖

15. 2024.05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A类竞赛名单) 全国三等奖

16. 2024.05 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二等奖

成长感悟

还记得2021年秋天,贺兰山的风吹动通知书,我带着对大学的憧憬和一丝对未来的迷茫走进宁大。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我点亮了信仰的灯塔。甫一入学,那份沉甸甸的入党申请书,是我向党组织,也是向自己发出的郑重宣言。2023年书院正式成立了,在各位师长春风化雨的引导下,我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到光荣的共产党员,再到担任思政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也组织策划了“先锋学堂”、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每一次思想的碰撞,每一次实践的锤炼,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信仰”的重量。当上级党组织给予我们支部工作“好”的评价时,我明白,这份肯定,是这片红色沃土赋予我的精神底色,它让我在纷繁中始终清晰方向,步履坚定。

于是,我成了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赛场的“常客”。国家奖学金是对勤勉的认可,而“互联网+”省铜、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师范生微课大赛国二……这些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无数次方案推翻重来的煎熬,是团队协作碰撞出的火花,更是书院和学院老师们倾注心血的指导。最难忘的,是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书院与学院老师们的合力打磨下,那个省赛金奖的奖杯,不仅为推免铺就了台阶,更让我真切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奋斗中迸发。大学四年,18项国奖、9项省奖、19项校奖,它们记录的不只是荣誉,更是尚德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赋予我的勇气、韧性和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成长密码。

学院鼓励创新、支持科研的平台,让我从大一起就敢于触碰学术的脉络。从主持校级大创项目,到参与省部级项目《思政人的奋斗记忆——宁夏大学思政系教师口述实录》,那些埋首文献、整理访谈、撰写文稿的日子,是学校平台给予的宝贵试炼场。更幸运的是,在老师们的支持下,我得以在哈密市政府委托课题中独立承担数万字的写作任务。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与四篇发表的论文联系在一起,我深知,这份科研能力的萌芽与成长,离不开学校提供的资源与自由探索的空间。还记得2023年深秋,在范映渊院长的支持下,我带着一篇关于党的二十大理论热点的论文,走进复旦大学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荣获征文二等奖。站在更高的学术平台上交流,那份视野的开阔与思维的激荡,是老师们为我插上的翅膀。

个人的成长最终要回馈集体与社会。担任班长、支部副书记、新生班助,这些经历让我深刻理解“责任”二字。我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实做细,不做表面文章,只求问心无愧。看到班级获得“优秀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那份集体荣誉感带来的喜悦,远胜于个人奖项。志愿服务精神,早已融入我的日常。230.5个第二课堂志愿学时,记录着从校园核酸检测青年突击队的每一次冲锋;每年远方孩子们的手绘画,印刻着我在乡村发展基金会四年月捐的坚持。服务他人,让我更懂得感恩,也更真切地触摸到基层脉动。

上一篇: 优秀毕业生 | 连正:积步成跬 细水流深

下一篇: 优秀毕业生 | 姜毅:扎根乡土的逐梦旅程